• <s id="uasii"><noscript id="uasii"></noscript></s>
  • 當前位置:首頁 > 專家論壇 > 專題專欄
    家長如何正確處理兒童常見???
    發布時間:2019-11-23 15:45   發布者:中醫堂

    本文內容摘自《兒童急救常識》

    作者:薛亦男|兒科主任醫師,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兼職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臨床技能考核專家

    瞼腺炎

    瞼腺炎,是指瞼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圍的皮脂腺受到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癥,是眼瞼腺體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炎癥,又稱麥粒腫。

    瞼腺炎患者多以少兒、青少年為主,體質虛弱或有近視及不良衛生習慣者容易患此病。


    原因及癥狀

    1.瞼腺炎是由化膿性細菌侵犯眼瞼腺體而引起。身體抵抗力降低、營養不良、屈光不正時也容易發生。


    2.外瞼腺炎俗稱“偷針眼”。初期時痕癢感漸漸加劇,眼瞼局部出現水腫、充血現象,有脹痛感和壓痛感,在近瞼緣處可以觸到硬結,觸痛明顯,以后逐漸加重,形成膿腫,并且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現黃色膿頭,破潰排膿后疼痛迅速消退。


    3.內瞼腺炎為瞼板腺急性化膿性炎癥。因瞼板腺被牢固的瞼板組織包圍,病變較深,疼痛加劇,但發展緩慢。所以眼瞼紅腫不是很明顯。

    腺體化膿后在充血的瞼結膜面可隱見灰黃色的膿包。多突破瞼板和結膜的屏障,而流入結膜囊,也有的從瞼板腺開口處排出,個別的可穿破皮膚。

    如果瞼板未能突破,致病菌毒性又劇烈,則在膿液未向外穿破前,炎癥已擴散,侵犯整個瞼板而形成眼瞼膿腫。


    注意事項


    1.當孩子的眼皮下或結膜下出現膿點時,就要去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2.在孩子患病期間不可使用熱水袋代替濕熱敷,因熱水袋滲透淺,作用弱,僅引起表層的組織充血。

    3.孩子病愈后要繼續用藥一周左右的時間,避免復發。涂抹眼膏。瞼腺炎早期治療可在眼結膜囊滴抗菌眼藥水局部濕熱敷,以促進血液以及淋巴循環,有助于炎癥消散。局部也可以點眼藥。臨睡前可涂眼膏。


    緊急處理

    1.抗生素治療

    凡是局部反應劇烈,耳前淋巴結腫大或發熱者,全身應注入大量抗生素進行治療。

    2.不能擠破硬結

    不要用手去擠硬結,否則一旦破潰,膿就會擴散,導致眼瞼蜂窩織炎,甚至造成敗血癥或膿毒血栓而引起生命危險。


    急性角膜炎

    急性角膜炎是一種角膜急性炎癥,是由于外傷或者是異物進入嚴重引起的角膜炎癥,另外一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疾病也會引起角膜炎的發作,由于角膜炎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如果發現了角膜炎的癥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正規治療。


    原因及癥狀

    1.本病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如肺炎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為最常見;淋菌、綠膿桿菌、白喉桿菌較少見;單純皰疹病毒、真菌少見。

    2.本病還可由外傷、過敏性反應、眼神經麻痹、維生素缺乏等引起。還有可能是由慢性淚囊炎轉變而來。

    3.急性角膜炎的癥狀為:自覺畏光、流淚、不能睜眼、視力模糊、眼睛痛。有潰瘍者,異物感很重。


    緊急處理

    1.抗生素治療

    局部滴用氯霉素溶液或其他抗生素溶液,無膿性分泌物者可涂抗生素軟膏并包扎。

    2.熱敷

    局部熱敷。

    3.鎮靜

    必要時用鎮靜劑。


    急性結膜炎

    急性結膜炎主要是因外感風熱或感受時氣邪毒而致,俗稱“紅眼病”或“火眼病”,發病較急,易相互傳染,多發于春、秋季節。


    原因及癥狀

    1.局部感染,主要致病菌為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及嗜血流感桿菌和淋菌等。少見有病毒性感染,特別是游泳池的感染和產道感染。

    2.繼發于全身感染,如麻疹、猩紅熱、流行性感冒疾病等可引起本病。

    3.發病較急,會有流淚、結膜充血、眼瞼痙攣疼痛等癥狀。結膜炎初期,結膜潮紅、腫脹、充血、流出水樣分泌液。

    隨著炎癥的發展,眼瞼腫脹明顯,眼分泌物變成黏液性或膿性,眼角上被黃色或者白色的分泌物覆蓋。

    患眼有異物感及燒灼感, 黏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增多,一般無視力障礙。嚴重者可累及角膜,表現為疼痛、畏光、流淚、視力障礙等。


    緊急處理

    1.盡快隔離

    在家庭和集體生活中,一旦發現急性結膜炎,務必做好消毒隔離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2.眼藥水

    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選擇有效眼藥水進行頻繁滴眼。睡覺前涂抹抗生素眼藥膏。

    3.酌情就醫

    發病早期用冷敷治療法可以減輕急性結膜炎眼部不適癥狀。重癥患者,應送院進一步診治。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性皮膚病,一般兒童的發病率較高,以發熱、流涕、眼結膜炎、咳嗽、口腔黏膜斑及周身斑丘疹為其臨床特征。


    原因及癥狀

    1.麻疹病毒隨飛沫進入被感染者的鼻、咽和眼或直接被吸入氣管、支氣管,在局部的上皮細胞內繁殖,并經過淋巴管內的流動細胞到達局部淋巴結,繼續繁殖并擴散到血液,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癥。

    2.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自潛伏期末至出診后5天均可有傳染性。

    3.早期有嘔吐、腹瀉癥狀,在軟腭、硬腭上可出現紅色小疹。在起病第2~3日可于雙側靠近臼齒頰黏膜處出現細砂樣灰白色小點,繞以紅暈,稱為麻疹黏膜斑。

    4.出疹期,全身癥狀及上呼吸道癥狀加劇,體溫可高達40℃,精神萎靡、嗜睡、厭食。


    緊急處理

    1.退熱止咳

    高熱患者給予物理降溫或小劑量退熱,以免熱度驟降而出現虛脫。煩躁不安者可適當用鎮靜劑??人詴r可服用鎮咳藥。

    2.補充水分

    充分補足水,飲食要清潔、清淡。

    3.注意衛生

    注意眼睛、口腔、皮膚的清潔衛生。


    風疹

    風疹又稱“風痧”,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由風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潛存于病兒唾液和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


    原因及癥狀

    1.在出疹前、中、后數天內傳染性最強,除鼻咽分泌物,血、便、尿中亦有病毒存在。

    2.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母乳喂奶也可傳播。此外,餐具、衣物、生活用品等也可導致接觸傳播。

    3.母親孕期原發感染可導致胎兒宮內感,其發病率和致畸率與感染時的胎齡密切相關,以孕早期為最高。

    4.風疹多為小兒感染風疹病毒后,經9~18天的潛伏期開始出現一般感冒癥狀,如發熱、惡風、咳嗽等一系列的明顯病癥。發熱1~2天后,即在全身出現疹點。厭食。


    緊急處理

    1.口服抗病毒藥

    病原治療可用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每日3~4次,口服,共服5~7天。

    2.按需吃藥

    發熱較高患者可用安乃近滴鼻??诜阴0被?、布洛芬等藥物。若有咳嗽可用止咳藥。

    3.營養

    應多吃具有清利濕熱的食物,如西瓜、西紅柿、胡蘿卜、絲瓜、黃瓜等。


  • <s id="uasii"><noscript id="uasii"></noscript></s>
  • 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网址中文字幕,无码按摩院Aⅴ在线视频